威海风貌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总面积140平方公里,海岸线46.5公里,辖1个镇、3个街道,41个村、42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等,是山东半岛国家自主示范区成员单位。2016年12月,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又被认定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以及省级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唯一的“双基地”,为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极大的政策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等重大战略,威海高新区明确“引领高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在全市当领航者”的工作定位,提出强化科技引领、实施工业倍增“563”战略的总体工作思路,“5”就是壮大医疗器械及医药、电子信息、时尚设计制造、新材料及制品、智能装备五大产业集群;“6”就是打造医疗器械、扫描及打印终端设备、创意与工业设计、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激光装备、军民融合六大产品基地;“3”就是构建研发创新、公共服务、产学研合作三大科技平台。到2017年,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20年,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新常态下快速发展的强大优势。
产业基础实力强劲。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国内极具影响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8%。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44家,过百亿元企业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3家、上市挂牌企业26家、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5个。一批企业集团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威高集团是全国医疗器械行业唯一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企业;金猴集团是全国皮革行业十强企业第一名;迪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服装设计和出口企业;光威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新北洋集团是国内最大并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用打印机生产企业。到2020年,将打造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专业园区快速崛起。统筹双岛湾科技城和初村科技新城,打造了总面积63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城。按照“园区共建、平台共享、设施公用”的模式,城内建设了威海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科技创新园三大园区,入驻企业可享受“厂房定制、租售灵活、拎包入住”服务。威海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园总面积11.8平方公里,已被认定为山东省医疗器械示范基地,正在申报国家级医疗器械示范基地;威海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入围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试点基地;科技创新园总面积10平方公里,正在加快布局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国家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重大平台。
科技创新资源密集。集聚了全市主要高校创新资源,与区内五所高校全面建立了“校企地”合作机制,与国内20余所高校合作成立了“大学创新威海联盟”和技术转移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8家,省级47家。引进了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韩国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威海分中心、工信部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等高端平台,正在全力打造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中国服装设计师创业平台等国家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成立全省首支科技支行、全市首支天使基金,创办“威高杯”“北洋杯”“光威杯”“迪尚杯”等创新创业大赛,成为人社部“英创会”常设主办地,构建了“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创业孵化体系。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世界500强公司韩国三星,日本伊藤忠、三菱电机,美国惠普等先后进区投资,其中依托三星电子、惠普等国际企业,正在打造全球功能最全、产能最大、配套距离最近、技术水平最高的打印机生产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科技兴贸(渔具)出口创新基地、山东省首批机电产品(计算机外围设备)出口基地、山东科技兴贸(生物医学材料)出口创新基地、山东省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016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7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8.1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威海市的39.2%。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全区民生支出占公用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40%以上,2016年全区民生投入超过10亿元。在全国率先打造了智慧教育、智慧管理、智能安防“三位一体”的智慧校园,成立了全市首家中外合资医院、全市首个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劳动就业、社保征缴等指标全市领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6年以来,在省商务厅、市商务局的正确领导下,威海高区继续发挥作为首批山东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大投入,促进了全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新区外包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现有商务部外包统计系统注册企业69家,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网站建设、服务外包、动漫设计、通讯信息化、工业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支持服务。2016年全年完成离岸合同执行额5440.7441万美元。
一是抓好行业骨干企业,提升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总体规模。不等不靠,专人主动上门逐家对接企业,积极引导迪尚集团、联桥国际、双丰物探、新北洋科技、克莱特菲儿风机等区内骨干企业大力开展服务外包相关业务, 做好重点工业设计外包数据剥离和上报工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全区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打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平台。积极鼓励企业打造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全年为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申请扶持资金75万元,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政企联手建设的威海北洋电子信息孵化器,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入驻各类软件及信息技术企业20余家,通过为孵化器内、外部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政策、培训、资金等扶持,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服务体系,扩大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信息、技术、资源的服务力度和广度;通过平台对接各地博览会、高峰论坛、供需见面会、推广网站等方式对服务外包企业相关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推广,有利于地提升威海市服务外包整体品牌形象。威海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了全市服务外包的公共资源,梳理了服务外包的业务链条,清晰了服务外包的内涵,确定了服务外包的发展目标,平台把握服务外包发展趋势,让服务外包企业及机构第一时间掌握了服务外包的前沿知识,增强了服务外包企业、机构之间的互动,成为服务外包企业学习交流的园地,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积极组织外包企业走出国门展现中华风采,助推企业开拓市场。组织海依达斯文化产业发展限公司、昊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光远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参加第十八届(大阪)中国山东商品展示会。组织多家企业参加北京京交会、大连软交会等知名服务外包展会,开拓企业发展视野。
四是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无偿资金。完成申请2016年度国家、省、市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的申报、初审工作,并积 极协调财政等部门按时足额将资金拨付到企业。
目前,威海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虽然保持良好态势,但是离形势发展的更高要求和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领军企业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